[雜想]政治與選舉


哲思雜想 / 星期三, 26 12 月, 2018

這是一篇一位沒學過政治學的菜鳥選民對政治,尤其選人的看法與寄望。

政治的本質:為眾人做事

什麼是政治?政治乃眾人之事。那又為何要推派一小群人來管?因為公共事務本身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,所以人類社會逐漸演化出了一種稱作「政府」的制度,我們納稅繳錢,並選賢舉能,希望政府能夠為弱勢發聲,為產業開拓活路,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民福祉努力。

也因此,開始會有許許多多有政治理想的人出來想為人民做事。人一但多了起來,政黨就這麼誕生了。由一群政治理念相同,或至少相近的人所組成的政黨,他們會訂定其黨綱與黨章,確保參與黨的人能拉近彼此對政治的期待。黨員會透過實際表現影響這個黨的名聲,而同時黨也會透過制度黨紀,去影響裡頭的黨員,就好比員工代表著公司,公司也會約束員工一般。

政黨的目的與初衷

一位候選人若身處一個黨,身上勢必就會同時背負了黨過去的榮耀與包袱,也當然,還有資源。這也是籌組政黨的重要理由之一,除了理念相同外,同樣重要的是「資源」。組成一個黨,有人、有名聲,自然能吸引人才加入,並培育人才,也能夠更容易推出較為全面的政見,同時又更容易拿到資源,不斷地滾雪球下去,直到理念開始有分歧,政黨裡的人就會根據對不同理念的接受與反對程度,來決定是否要兼容、修正、或是分岐、重組。也因此政黨裡所謂的「黨鞭」,會在有人的理念與黨的成立宗旨不合時,予以開除黨籍;但同時反過來講,若候選人對於黨的理念無法認同,就應該要退黨,選擇加入另一政黨、創一個新的黨,或是以個人名義參與政治。

選人為主,選黨為輔

政治看來看去,我認為終究是回歸到人。儘管是黨章黨綱,也是人訂出來的,因此,我對於要選黨還是選人的看法,是認為應該以人為主,以黨為輔。或許這個黨的資源多,有經驗,但若派出一個不會做事,或是沒有道德的候選人,比起一個會做事,但是所屬政黨資源不足的候選人,我認為選擇後者是優於前者的。選擇人而不選黨也許會因此失去很好的資源,但我認為好的政黨,終究是由人所構築而成的,法律制度也會隨著不同時代的價值觀有所變遷不是嗎?而一切的有所改變,都是由「人」出發的。不應只問黨不問人,也不應只問人不問黨,但人的重要性比黨大,如是而已。

事情不是二分法

那接下來,要選擇什麼樣的人呢?每個人有不同的意識形態、對特定議題的看法、對政策的思考邏輯。今天可以因為你對一件事的認同,致使你對於他整個人品,做出的任何事情都給予讚賞以及認可;也可以因為你對一個特定議題與他持不同意見,導致你從此對他的任何行為都解讀成負面行為。這兩點也就是網路常用的「無腦粉」或「無腦黑」。這次選舉也不乏看到很多這種犯了邏輯謬誤的支持,實在是看了很痛心。

因此,我想選民必須了解到,選一個人或黨,都是一個package,沒有誰是能完全符合你的價值觀,就連最親密的好友或情人都不可能了,何況是一個或許跟你沒有任何關係的候選人。重點是,要在多方考慮下做出最適當的決定。也因此,不應為了幾個議題就否定一個人,也不因幾件事就瘋狂吹捧,更不應該覺得每個都一樣爛而不投票或投廢票。政治是需要學習的,爛蘋果裡總也有比姣好的那一顆。我相信慢慢篩選,會有變好的那一天。

當然,若你今天就表明自己只問統獨不問其他議題的看法與解決之道,那也很好,堅持自己的理念與原則,但對我而言,我認為選舉所選出的候選人將來要處理的問題,不會只有幾個特定議題,也因此我會希望自己在選擇一個候選人時,理解的層面與提出的理由都能夠更全面,更完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