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ingston京士頓-歷史與建築篇


留學交換 / 星期一, 10 9 月, 2018

網路上搜尋Kingston出現記憶體時,還真是有點錯愕,不過實際到訪後才知道,這座小鎮可遠比想像還要豐富。

Kingston,從King’s town演變而來的詞彙,貴為加拿大第一任總理Sir John A.的故鄉,果真就該有如此之名。雖然說總理和國王還是有些差別,但姑且還是滿足一下Kingston人的驕傲感,畢竟除了在此地除了育出國家首任總理,也孵出了加拿大近30年來號稱最Canadian的樂團,The Tragically Hip。光是這兩點,就為這座小鎮帶來不少光榮之感吧。不過,我想大多數遊人對於Kingston的印象(如果有的話,且不是牙買加首都),除了有Ontario lake的湖畔風光與四散而繽紛的Thousand island,大概就只剩下大城TorontoMontreal中繼站了。果然,是不是首都對於一座城市的興衰還是相當重要的。為什麼這麼說呢?這必須稍微扯到加拿大當初設立首都的歷史了。

回溯到英國殖民時期,當時英國政府考量到加拿大英系與法系兩派的整合,也就是多倫多與蒙特婁兩城市的整合,在1841年正式指定Canada這區的首都為Kingston,但後來不知怎的兩方又不和,首都一下Montreal,一下Toronto,一下又Quebec city,最後再加上要離美國遠一些的這點做考量,英國女王下令將首都遷到Ottawa才落幕,而之後到1867年加拿大正式獨立建國後,Ottawa便一直延用至今。雖說自從失去首都地位以後,Kingston的形象好像就有點不怎麼好,除了Queen’s University外,就是以Kingston Penitentiary了,以監獄關人聞名。不過現在當然監獄也停用了,小鎮也積極轉往湖濱觀光與小鎮節慶方向在走,而Kingston從過去的首都之爭中得到了一座像樣的市政廳,我想也還算可以吧。

所以,一座看似普通小鎮裡,卻有如此浮誇的市政廳,背後是有歷史原因的。

Kingston市政府的其中一廳

一不小心就扯到其市政廳了,至於何謂浮誇,從裡頭金碧輝煌的裝潢就可以窺見一二。市政廳算是滿開放的一個單位,基本上辦公時間都是開放的,甚至不用收錢,算是滿歡迎遊人自由參觀的。裡頭不僅有Sir John A.的紀念小廳(小插播一下,台灣有中山路、中山國小;Kingston則有Sir John A.大道、Sir John A.國小)、規格奢華的市政廳、展示廳,也有滿不錯的一點是特地展出了關於市容規劃的一塊,也就是關於營造歐風小鎮常有的建築感。和市政廳裡頭的人聊過後,才知道Kingston真的是花了相當大的心思在保存這些歷史建築,無怪乎主要街道上的磚屋風景得以如此典雅並具有一致性,若擁有舊屋,市府給予優厚補助金並協助維護、新屋則會限高並且要能與市容相關。不過我想畢竟主力靠觀光,市容這塊做好的確滿重要的。在市政廳其實還有個小插曲,那時在聊建築材料時,我一說出bricks時,就被工作人員很認真地糾正是stone,且是一種稱作mansonry的砌體結構,看來市政府真的很強調自身的獨特性,號稱limestone cityKingston就是採用當地石灰岩為建材打造房屋的。

市容真的很乾淨、很漂亮

也因此,Kingston最熱鬧的街,Princess street才能如此兼顧好市容形象推廣,與市民日常經濟的兩大功能。一條街筆直地從港邊一路向上,直穿到郊區裡號稱安大略省東南區最大購物商場Cataraque centre(Kingston本來就是那區最大的市鎮了,這稱號真的有點好笑),其臨港部分的區域,與南邊的Queen’s University建築群,合起來完整呈現了Kingston所謂limestone city的意象。在最熱鬧的downtown區能夠營造出小鎮那份不同於城市的溫馨感覺,這便是Kingston在人文景色方面動人之處。

市容其實還有一個滿大的特色,是河岸邊和公園裡不乏有許多砲管的擺設,這也跟小鎮的地理歷史有些關係。其實Kingston除了在陸路上是往返TorontoMontreal的中繼站,在水路上更是Ontario Lake通往大西洋乃至歐洲的聖羅倫斯河之起點。這一條河一路從KingstonMontreal,最後在Quebec city開成漏斗狀,也因此,不乏在這些沿河市鎮裏看到河畔有數座砲管,建造原因也許是因為最早的英法之爭,又或者後來防制美國的措施。細梳這座美麗城鎮背後的歷史,其實也是飽經風霜的呢。